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项目库 - 沿河自治县白芨种植及加工项目

沿河自治县白芨种植及加工项目

发布时间:2018-11-07 浏览量:519

获取联系方式
收藏

基本信息

1、交通条件:沿河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西北部,其北部和东部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和酉阳自治县接壤,西北部与遵义地区务川毗邻。距铜仁凤凰机场180公里,距渝怀铁路酉阳火车站60公里,沿德、沿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将渝湘高速和杭瑞高速连接在一起,沿河至经印江至松桃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可以实现4小时至贵阳、3小时到重庆、2小时达铜仁,进一步缩短了与中东部地区、成渝经济区的距离。乌江纵贯南北,通航能力达500吨级,上抵遵义余庆,下出涪陵可达重庆和江、浙 、沪地区。 2、资源条件:沿河地处贵州高原东北边缘斜坡地带和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雨热同期,光温同步,立体气候明显,土壤种类繁多,是全国农用土地环境污染最轻的地区之一,适宜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生长、发育和繁衍。得天独厚的生态地理环境,使沿河拥有丰富的水能、生物资源。境内乌江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99.4万千瓦,沙沱水电站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使沿河成为贵州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有森林生物资源1000余种,药用植物500余种,已列入贵州省中药材现代化及生物分析性保护项目基地,是发展生物制药的理想之地。丰富的生物资源,独特的气候、土壤,造就了沿河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因具备天然无公害中药材的最佳种植环境,沿河种植的中药材,以药效突出、质量上乘而享有盛誉,为沿河发展新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3、基础条件: (1)白芨栽培技术先进 目前,制约发展白芨人工种植资源的最大瓶颈在于种苗的匮乏。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湖南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常德沐林种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子辉,经过八(2007-2015)艰苦探索,建成了“在仿生态条件下白芨有性繁殖育苗方法”,20152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同在常德完成技术中试,显示该技术已达到规模化推广应用水平。20157月,沿河县委、县政府成功引进了这一技术,实现专利技术与资本的结合,用以发展白芨产业。 (2)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齐全 本项目建设地沿河经济开发区地域宽广,自然环境优美,是商家投资兴业的好地方。沿河自治县以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力争实现融入重庆和打造“乌江经济走廊”的战略目标。 近来,沿河自治县坚持资源共享,按照生产加工、商务办公、生活配套“三位一体”模式,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功能建设。现已建成园区主干道4公里、入园道路硬化15.6公里;建成标准厂房14.28万;实现给水、排水、通电、通天燃气、通路、通讯、通网络以及场地“七通一平”;配套建设5万保障性住房。在园区有效辐射范围内规划建成幼儿园3所、小学5所、初中2所、县级医院1所、超市3家、农家乐8家,解决园区业主和员工吃、住、购、医、子女入学等问题,提升园区生产服务能力。同时,配套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先后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政、校、企合作关系,聘请博导、教授、博士、硕士等高级技术人才,组建了以中医药和农特产为主要方向的科研平台——乌江生物科技研究所,形成了“科研所+组培工厂+种植基地+生物制药(果蔬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 (一)中药材种植规模迅速扩增 沿河自治县中药材产业逐步走向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特别是2009以来,国家、省、市、县都把中药材作为重要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出台了许多培育、扶持政策,借此东风,沿河自治县中药材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目前,沿河自治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万余亩,其中,铁皮石斛1000亩、白芨500亩、金银花4000亩、杜仲3000亩、黄柏3000亩、天麻500亩、太子参300亩、青钱柳200亩、红豆杉100亩。 (二)产业技术创新成效明显 贵州沿河乌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快了中药材现代化建设步伐,已投入超亿元资金,从事野生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工作,其中包括白芨组培快繁及驯化移栽技术的研究、铁皮石斛上树的研究、名贵珍稀药用植物的选育研究,取得大量的科研成果,引起省科技厅和省农科院的高度重视,并多次提出合作意向,必将有利于沿河自治县民族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产业开发链初步形成 沿河自治县现有中药材企业3家,即贵州沿河乌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四松天麻保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沿河自治县中药材公司,其中前2家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有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及中药材生产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近10家,农村经纪人近500人,从业人员近千人。贵州沿河乌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沿河自治县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中药材种植大户主要创办中药材种植基地;沿河自治县中药材公司开展中药材收购、加工和销售工作;贵州四松天麻保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以天麻等中药材为原料生产天麻酒,对天麻等中药材进行深度开发。这表明沿河自治县中药材产业链由“种植基地”向“产业基地”延伸,以传统中药、保健品、食品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开发链已经形成。 (四)产业研发平台基本形成 依托贵州省农科院、铜仁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发挥人才优势,通过引进、培养与合作,初步形成了中药材产业的产学研人才团队,先后组建乌江白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铁皮石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中药现代化研发机构;依托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兽药国家级工程中心、中药种植研究所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沿河乌江药用植物科学研究所等搭建科学技术平台,成立中药材等科技创新团队及专家服务团2个,实现了一个产业、一个平台、二个团队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目标。 (五)劳动力资源丰富 沿河自治县劳动力资源富足,全县现有富余劳动力20余万人,常在外务工人员30余万人。随着县职业中等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每可输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00多人,将为沿河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中药材产业链的延长,有效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不仅可以制造药品,还可以生产化妆品、保健品,还可以利用药材基地发展观光旅游,进行药膳开发。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良好气候条件,贵州省加快推进以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开发及产业化,积极发展康复疗养、养生养老、运动保健等大健康产业,推进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沿河自治县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并不落后,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的支持,信息网络已覆盖县、乡及部分村,可及时从现代信息网络中获取中药材商品的市场信息和中药材加工技术成果,借鉴并使用推广,从而快速推动沿河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占地面积:150.00亩 建筑面积:5000.00 情况说明:乌江白芨种植基地分布于沿河自治县淇滩镇、中界镇、晓景乡等乡镇;深加工厂选址于贵州沿河经济开发区。 (一)乌江白芨种植基地 充分利用平缓的耕地地势和适宜的土壤类型等优势,拟在沿河自治县的淇滩镇、中界镇、晓景乡、沙子街道等乡镇(街道)发展白芨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种植乌江白芨1万亩。 (二)白芨深加工厂 选址于贵州沿河经济开发区,建设白芨深加工厂及相关配套设施,规划占地面积150亩。 (1)深加工厂 建设标准厂房,包括生产车间及辅助车间,引进白芨深加工生产线,产品品种包括白芨软胶囊、白芨含片、白芨纳米粉、白芨颗粒冲剂等药品,以及养生酒、养生茶、饮料等白芨系列保健品。 深加工过程的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按GAP要求,配备原料清洗机、多功能提取罐、贮罐、消泡器、冷凝器、受液罐、调配罐、包装系统、计量系统等设备。 (2)相关配套 建设生物制药研发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办公及生活用房等生产辅助及配套设施。 总投资额:28719.41引资金额:28719.41 自有资金:投资回收期:6 可以实行“一事一议”原则。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 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投资促进局 地 址: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团结街道县政府大楼6楼 邮 编:565300 联系人:张珍飞 座 机:0856-8225110 手 机:13595613050 传 真:0856-8225110 邮 箱:--
项目行业:医药产业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合作 项目启动时间:

项目数据

  • 占地面积:150.00 亩
  • 产值: 亿元
  • 总建筑面积:5000.00 万平方米
  • 利润: 亿元
  • 项目总投资:2.87 亿元
  • 投资回报期:6 年

其它项目

项目分析 数据来源:园链

医药产业 在整个招商项目总投资 第24名 占所有行业招商 0.79% 份额

医药产业 主要分布在 、、梧州市其中主要集中在 贵州

相似项目

同产业项目